完整的血管結構是維持頸脊髓正常功能的重要基礎, 頸脊髓損傷后伴隨的微血管損傷將導致神經功能障礙的進 一步加重。鑒于頸脊髓損傷的病理過程與微血管結構破 壞密切相關,為了評估微血管在頸脊髓損傷過程中的參 與程度或衡量治療策略的效果,首先需要對正常頸脊髓微 血管結構的空間分布進行良好的三維可視化和精確的量化 分析研究。
于2018年10至12月在南方醫(yī)科大學南 方醫(yī)院脊柱脊髓損傷研究實驗室完成。
5只成年雄性Sprague-Dawleley大鼠,體質量 280-320 g,均購于南方醫(yī)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,許可證 號:NFYY-2016-119。所有動物操作程序均根據國家相關 實驗動物使用準則施行,并獲得南方醫(yī)科大學動物使用倫 理委員會的批準。
1.4 方法
1.4.1 灌注劑制備
將生理鹽水、硫酸鋇粉末(Sachtleben 公司,德國)、醫(yī)用明膠(Aladdin公司,中國)按照20∶5∶1 混合,置于37 ℃磁力攪拌器GL-6250B(海門市其林貝爾)持續(xù)攪 拌,直到明膠完全溶解且混合液均勻混合,約為2 h。硫酸 鋇參數(shù)對比見表1。
1.4.2 血管灌注
采用的灌注材料和方法參考既往相關 報道。具體步驟如下:
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對大鼠 進行深度麻醉,采用胸腹切口立即暴露心臟、肝臟和腸道,將22號鈍性穿刺針經心尖插入主動脈;
②肝素生理鹽水灌注 沖洗,直至循環(huán)血液被有效清除,血管內流動液體清亮,肝 臟表面變?yōu)榘咨?br />
③采用40 g/L多聚甲醛對大鼠進行灌洗固 定,直至身體及尾巴的明顯硬化;
④注射灌注劑混合液, 直 到肝小葉和腸壁血管完全呈白色。(所有灌注溶液、肝素化 鹽水、甲醛和硫酸鋇均預熱至37 ℃,灌注過程中采用恒壓 灌注);
⑤然后取出鈍性穿刺針,將主動脈結扎,防止灌注 液滲漏,將灌注后的大鼠置于在4 ℃過夜;⑥行頸后正中切 口,逐層分離,顯露頸椎,咬除椎板,切取C3-C7節(jié)段脊髓 組織。取材操作在顯微鏡下進行,避免損傷脊髓結構。
將頸脊髓組織置于 micro-CT中(μCT 80,Scanco公司,AG,瑞士),掃描層 厚為10 μm,參數(shù)設定為55 kV,145 μA,300 ms。脊髓 組織掃描后定義圍繞脊髓外緣為脊髓輪廓,通過調節(jié)灰度 閾值聯(lián)合三維高斯噪聲濾波器,將灌注微血管結構與脊髓 組織分離,采用距離變換法計算血管直徑,將不同直徑血 管賦以相應偽彩。對相應節(jié)段頸脊髓微血管進行量化分析, 分析指標包括:血管體積與組織體積比值、血管表面積與 組織體積比值、血管數(shù)目、血管直徑、血管分離度、連接 密度、結構模型指數(shù)以及不同直徑微血管的數(shù)量、百分比 及體積。
1.5 主要觀察指標
利用硫酸鋇灌注聯(lián)合micro-CT掃描 對正常大鼠頸脊髓微血管進行三維可視化和量化分析。
三維可視化是描繪和 理解模型的一種手段,是數(shù)據體的一種表征形式,以大量 數(shù)據為基礎,檢查研究對象的連續(xù)性,發(fā)現(xiàn)并提出異常, 為分析、理解及重復數(shù)據提供依據。頸脊髓組織完成 micro-CT掃描后,依據脊髓的外緣輪廓定義脊髓結構,所 得到的圖像通過調節(jié)灰度閾值聯(lián)合三維高斯噪聲濾波器, 將灌注微血管結構從脊髓組織體積中分割出來,獲得頸脊 髓微血管三維重建圖像,可以清晰顯示頸脊髓的前、后動 脈,以及分支動脈。采用距離變換法計算血管直徑,將不同直徑血管賦以 相應色彩,實現(xiàn)頸脊髓微血管三維結構的彩色可視化,見 圖3。通過量化分析微血管指數(shù),結果顯示,血管體積與組 織體積比值為0.022±0.002、血管表面積與組織體積比值為 (52.370±6.271) mm-1、血管數(shù)目為(0.604±0.076) mm-1、 血管直徑為(0.040±0.005) μm、血管分離度為(1.762± 0.255) μm、連接密度為(2.661±0.757) mm-3、結構模型指 數(shù)為4.400±0.129。
保持完整的微血管結構是維持頸脊髓正常功能的重要 基礎的關鍵基礎,在急性脊髓損傷后,脊髓組織切片染色 表現(xiàn)為損傷區(qū)域的基本結構殘存,而微血管系統(tǒng)出現(xiàn)中斷、 移位、扭曲,組織學切片染色是檢測脊髓微血管變化的 重要方法,但存在顯著的不足:組織冰凍切片及染色過程 通常耗時較多;該方法破壞了脊髓標本的三維結構完整 性,只能提供血管系統(tǒng)的二維圖像,無法實現(xiàn)脊柱微血管 網絡的三維成像和精確定量分析。目前脊髓微血管的 三維可視化已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研究領域。在成像 研究中,造影劑灌注通常用于顯示血管網的形態(tài)結構。 用于micro-CT成像的血管造影劑必須具有較低的黏度,并 具有較高分子質量,以便能夠將填充對比劑的微血管與周 圍的軟組織區(qū)分開。許多材料可用做對比劑,例如 碘、液態(tài)油脂、樹脂、金納米顆粒和3種最常用的鉛氧化物、 硫酸鋇和microfil。此次研究通過硫酸鋇灌注聯(lián)合 micro-CT掃描,實現(xiàn)了對大鼠正常頸脊髓微血管結構良好 的三維可視化和精確的量化分析研究。
免責聲明:文章僅供學習和交流,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需要我方刪除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。